大概在12年,綠百草在剛進入快速發(fā)展的階段,由于人員配置陷入適應期,每個崗位人員和專業(yè)要求都突然提高了。 
	大家的工作量都非常大,各忙各的。有時候甚至通宵都忙不過來,不同部門工作流程斷鏈嚴重。甚至還因為處理不過來,收到客戶的投訴。 
	
 
	我們當時只想著,缺人就招人,還推出了內部員工推薦新員工入職有豐富的現(xiàn)金獎勵。 
	但是作用有限,人員流動非常頻繁,新人留不住,老員工的怨氣連連,工作剛交接出去又要彈回來,沒人能幫忙分攤!甚至有的老員工表示,再這樣下去,身體熬不住了。 
	
 
	我們也很納悶,通過跟主管和新員工溝通,發(fā)現(xiàn)新員工都紛紛表示,在這里感覺很難融入集體,來了幾個月,跟別的部門同事還只是看著眼熟,但是都還沒叫上名字,就算是本部們的同事,也完全不熟悉。 
	一到公司就上崗工作,感覺不到集體親和力,也沒有感覺到認同。可能就因為這樣,所以一逮到機會,就跳槽。 
	
 
	我們才反應過來,在以前,公司人少,業(yè)務也相對少一些,偶爾周末和節(jié)假日會組織一些活動,例如爬山,打羽毛球等。 
	這一年,因為業(yè)務太多了,我們都想著大家都忙不過來,這些活動基本就暫停了。同事之間的交流和破冰活動就幾乎沒有了,交往僅僅在于工作。 
	
	針對這個問題,公司組織了不少工作之外的團建和旅游活動。通過活動員工不僅互相了解,更能趁機釋放壓力,提高團隊認可。特別是新員工,幾次下來就認識了一堆不同部門的人,感受到公司的融洽氛圍,工作上手也快很多。 
	人員流失變少了,人員到位每個人的工作量慢慢的也恢復正常范圍,進入了良性循環(huán)。慢慢的,公司終于度過了這個階段的人員問題。 
	
	
	大家平時有在公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嗎? 
	以下一些問題歡迎大家討論: 
	
	1, 儀器小公司有必要給員工定期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嗎? 
	2, 活動方式有哪些?周末的活動怎樣才讓員工愿意參加? 
	3, 活動對公司有什么好處?需要要求員工必須參加嗎? 
	
	
	
	我們目前工作外的集體活動主要有: 
	1、  興趣團隊的活動 
	例如組織踢足球、打羽毛球、打籃球、游泳、烘焙、公司陽臺燒烤等,每項活動都吸引了愛好者的參加。這個可以在公司附近就找到場地舉行,每次費用比較低,可以比較頻繁舉行。這些活動中,大家都比較輕松,沒有上下級的關系,員工不僅能迅速交到相同興趣的朋友,有的員工還能展現(xiàn)出特長受到認可。 
	
 
	2、  短途旅游或者團建活動 
	例如1~2天的省內游、爬山、帆船、租別墅游玩燒烤、定向越野、專業(yè)式團建活動等。 
	這種一般一個季度舉行一次。通過全公司的一次團建出游,一起出行,一起玩游戲,一起過夜(漫漫長夜的暢談和擼串也是非常有意思的),互相提醒,互相協(xié)助,企業(yè)的團隊文化會更明顯的表現(xiàn)。 
	特別是對于新員工,能迅速跟同事之間破冰。 
	例如我們市場部有位小伙子,就是通過一次活動表現(xiàn)出了會跳街舞的長,獲取了“街舞小王子”的稱號,全公司都知道他了。 
	
 
	3、  出省或出國長途旅行 
	一般我們公司是一年舉行一次。這個活動一般費用是很高的,也是受員工期待的福利活動。既是為了員工的團結,也是作為員工為公司辛苦付出的獎勵。 
	可以讓活動跟公司任務完成率掛鉤,這樣員工完成任務,享受旅游的時候,就更加有成就感。 
	 
	
	
	經(jīng)過幾年的活動舉辦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除了興趣團隊活動,員工各自本身就具有了興趣,第三個的旅行是基本都很樂意參加。 
	較難的是第2點,1~2天的團建活動,都是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或者創(chuàng) 新,才能吸引員工犧牲周末的時間參加。 
	公司既要出錢,還要想方設法找更有趣的活動方案讓員工自愿的參加。 
	當然,眾口難調,總是會有一些各種理由想請假,就是不愿意浪費周末參加活動的員工。